11月28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新疆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江蘇連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永安紡織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棉花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湖北大廈隆重舉行,來自全國棉花紡織企業、科研單位與大專院校、種子企業、生產部門、加工與流通企業、行業協會與交易市場部門等120家單位2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大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主持。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在大會上致辭,陳萌山指出,棉花產業聯盟成立是立足國家、地方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以服務國家、地方農業發展戰略和全產業鏈各市場主體為根本,以推進聯盟成員單位共同利益為基礎,以協同創新和提高產業科技含量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植棉業、紡織業等升級發展為目標,以建設高品質棉花發展新模式為重點,通過科研、生產、加工、流通、紡織等產業鏈主體的通力合作,建立產業“上中下游一條龍”深度聯合的新模式、新機制、新方法,激發全產業鏈發展活力,引領產業“中高端品質”發展,提升我國棉花產業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李付廣在大會上介紹了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的組建情況,李付廣說,國家棉花產業聯盟是在農業部倡導成立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框架下組建的專業聯盟,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聯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新疆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江蘇聯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永安紡織有限公司等大型涉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全國棉花生產、加工、流通、紡織、服裝和貿易等市場主體和涉棉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行業協會、各級政府等自愿組成的、互助互利型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契約為保障,形成的“自愿聯合、平等協商、互助互利、合作共贏”的合作組織。目前已有會員單位200余家。
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的任務是: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根據“生產上需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科研機構就研制什么”的發展思路,聯合棉花產業鏈條的優勢成員單位開展以創新、誠信、務實、優質、高效、引領、示范的產業緊密合作,建立棉花科研—生產—檢驗—軋花加工—流通—紡織—市場的一體化運作機制和利益共同體,攻克現有體制機制相互脫節、相互制約的障礙和瓶頸,以“中高端品質”、“綠色通道”、“直通車”等快捷、便利形式實行棉花產業鏈各環節的有效直接對接,以技術、機制、方式、方法構建促進棉花產業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培育發展聯盟式的優勢聯合體,實現我國棉花全產業鏈各環節、各單位的有機融合,創建一種多方互利共贏的產業運行新模式,引領棉花產業發展模式的轉變和升級,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我國棉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李付廣說,將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在我國主產棉區打造出500~1000萬畝、產能60~120萬噸的中高端品質原棉生產基地(相當于1~2個澳大利亞的棉花產能規模),即“十三五”農業部《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提出的5000萬畝棉花的20%規模,并逐步向周邊棉區輻射推廣,實質性推進我國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培育“試驗田”,樹立新典范。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宣布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第一屆理事會領導班子,與會領導為國家棉花產業聯盟成立揭幕。江蘇聯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孔祥軍、新疆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王文有,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曄珺代表棉花聯盟成員發言,他們一致認為,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的成立對于建立高品質棉花示范區,推進優質棉花的品牌化生產,有效降低棉花的生產和流通成本,實現優棉優價,規范棉花的市場化運作,提高公檢率,預防“三絲”,加快棉花的機械化種植,提高我國棉花的核心競爭力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原河南省紡織廳廳長李書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黨委書記、政委王光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常委、副師長楊江勇在會上發言。
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在會上做重要講話,并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明確目標定位,切實發揮聯盟的獨特作用;二是著力創新機制,推動聯盟高效運轉;三、真抓實干,把聯盟重點工作落到實處。
當前我國棉花生產出現重大發展瓶頸?!把筘浫胧?、國貨入庫”嚴重困擾著我國棉花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其主要原因是,生產與需求脫節現象嚴重,生產出的原棉質量不能滿足紡織工業的需要;生產方式落后,人工成本高,植棉效益低下;異性纖維特別是有害雜物“三絲”的污染嚴重;遺傳品質偏低,長度、細度和強度指標的協調性差;高檔次或高品質優質商品棉短缺嚴重。
據了解,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首先以紡織需求為導向實行定單生產、訂單銷售,優棉優用,優質優價。推進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以紡織工業的需求為導向,調整棉花科研、生產、收購、加工等各環節的工作思路,打破行業界限,加強交流、溝通和融合,為紡織企業提供更好更多的有效供給,即供給跟著需求走。
在棉花生產與紡織企業之間簽定訂單合同,訂單中規定棉花收購的數量、質量和最低保護價,使雙方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約束力,不能單方面毀約。既解決了棉農盲目生產和賣棉難的問題,也避免了紡織企業在市場買棉中難以滿足數量和質量的風險。
二是以高品質為目標
種植優質高品質品種,加強“雙三零”(纖維長度30毫米、比強度30cN/tex)、超“雙三零”的品種選育;全面減少和杜絕異性纖維、有害雜物“三絲”對籽棉、皮棉的污染;一地一種,全面提升纖維品質的一致性;推廣應用綠色生產技術包,實行良種良法配套;從種子到籽棉到軋花加工實行全程質量控制;提高棉花加工技術水平。
三是建立聯盟內部控制標準
全面提升遺傳品質指標、生產品質指標、加工品質指標、質量檢驗指標,探索纖維品質指標與紗線相一致的指標。
四是探索協商議價機制
產供銷一體化的協商模式;定單生產與優質優價相一致;優質優價,確保植棉者利益;以品質保規模、促效益提升。
新鄉市福元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張 總:13603738055
電 話:0373-2030107
傳 真:0373-3085085
網 址:www.787666com.com
地 址:新鄉市平原路東段國貿大廈B座5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