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劉志全司長28日透露,截至6月27日,全國共發放排污許可證近5.1萬家。 6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就“排污許可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提問。
劉志全回應稱,排污許可制實施兩年多來,“一證式”管理的理念正在逐步推進,排污許可制度的先進性和生命力開始在實踐中得以呈現,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著力構建排污許可法規和技術規范體系。
發布《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排污許可管理辦法》兩項部門規章,起草《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草案),推動完善排污許可法規規章體系。同時,發布鋼鐵、水泥等38項排污許可技術規范,初步構建排污許可技術規范體系。
二是全面開展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
截至6月27日,全國共發放排污許可證近5.1萬家。
三是組織開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清理整頓試點工作。
2019年3月起,生態環境部組織北京市等8個省(市)針對火電、造紙等24個重點行業開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清理整頓試點,按照部黨組要求,通過兩個“兩步走”,即先試點再推開、先發證再整改,推動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
截至6月20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共摸底排查36000多家排污單位,清理出無證排污單位近2000家,應發盡發,不滿足發證要求的依法處理處置,目前重點區域已基本完成清理整頓工作。
四是強化固定污染源信息化管理。建成并穩定運行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承擔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和日常監管;引導河北、上海等地開展排污口信息化試點,用二維碼記載排污許可、環境監測以及監督執法等信息;啟動8個省市的環評與排污許可信息化銜接試點工作,推動實現環評與排污許可兩個環節數據打通。
五是加快推動相關環境管理制度銜接融合。
銜接環評和執法,推動形成環評管準入、許可管排污、執法管落實的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體系。統籌總量控制制度,為環境稅、環境統計等工作提供統一的污染排放數據,減少重復申報,提高管理效能。
劉志全坦言,工作中發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8個清理整頓試點省(市)在過去發證近14000張,此次清理出無證企業3500多家;重點區域清理整頓前發證6800多張,此次清理出無證企業近2000家,大量應發證企業仍游離于環境監管范圍外。
這些“漏網企業”對局部環境質量負面影響大,容易形成“破窗效應”,將嚴重影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積極成效。
二是企業主體責任有待推進。很多企業對排污許可制改革認識嚴重不足,以為拿到證就萬事大吉,缺乏依證排污意識,沒有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開展自行監測、記錄、執行報告等方面的工作,責任義務履行不到位。
三是地方證后監管能力不足。有些地方沒有將排污許可證執法納入執法計劃,有些基層部門技術力量薄弱,有些工作人員對政策、規范掌握不夠,理解不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依證執法、按證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劉志全表示:
一是繼續推動試點地區清理整頓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兩個“兩步走”要求,先試點再推開,總結清理整頓試點地區經驗和問題,推廣到全國范圍以及今后兩年其他行業發證工作。
先發證再整改,針對未批先建、無總量指標、暫不能達標排放等情形,可以企業作出整改承諾后先發許可證,給予合理過渡期。如果整改期限到了還沒做好,再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嚴格禁止少報、瞞報、弄虛作假,以及以清理整頓為名搞“一刀切”等兩類行為,這周我部領導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了部署。
二是強化排污許可證后監管和處罰,繼續將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納入強化監督檢查內容,督促地方嚴格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繼續嚴厲打擊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違法行為,曝光一批排污許可違法企業,形成嚴管重罰的強大震懾,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如期完成排污許可證年度核發工作。今年和明年核發任務較重,生態環境部將結合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清理整頓的工作思路,結合排污許可全覆蓋的目標,抓緊部署加快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推動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如期完成核發任務。
四是加快發放十幾個行業的排污許可技術規范,配合司法部推動排污許可條例的出臺。